2023年中国脚手架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速讯

2023-06-01 18:52:46 来源:互联网

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随着我国大量现代化大型建筑体系的出现,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已不能适应建筑施工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新型脚手架是当务之急。实践证明,采用新型脚手架不仅施工安全可靠,装拆速度快,而且脚手架用钢量可减少33%,装拆工效提高两倍以上,施工成本可明显下降,施工现场文明、整洁。全国模板脚手架行业总产值6449亿元,行业从业企业4.3万余家。

统计显示,全国范围内盘扣脚手架生产厂家总年产能约为1765万吨,华北地区作为盘扣最早的生产基地,拥有1244万吨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70.5%;华东地区近几年产能稳步增加,目前拥有约400万吨的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22.7%;而东北、华南、西南以及华中地区,分别为1.2%、1.5%、1.7%和2.4%的产能占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中国脚手架行业发展前景

近几年来,市面上出现了悬挑脚手架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又称爬架),这两种脚手架逐渐取代耗时、耗工、耗材的传统脚手架。但是悬挑脚手架存在反复搭拆的缺点,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是在挑、吊、挂脚手架等原有脚手架模板系统中演变得来,运用具有针对性设计的升降机构固定(附着)在建筑物上,将脚手架同升降机构连接在一起,通过对固定于升降机构上的动力设备将脚手架提升或下降,从而实现脚手架的爬升或下降,有效的克服悬挑脚手架反复搭拆的缺点,是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先进的施工工具。

脚手架的更新换代很快。目前生产的脚手架不仅款式新颖,其应用性、稳定性及环保方面都很完善。例如,轮扣式脚手架用钢量少但稳定性极强、搭建速度快、承重是钢管扣件式脚手架的四倍。提高生产力,减少劳动力必然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住建部、交通部,江苏省、湖北省、青海省等多省,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宁等36个城市,已发布相关政策,鼓励推广应用盘扣式脚手架。随着政策利好效应持续释放,盘扣式脚手架需求持续扩大,相关市场产品更新迭代,多地市场盘扣迎来良好发展契机。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脚手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中国脚手架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不断向规模化、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特别是智能化脚手架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智能脚手架可以据建筑现场不同需求,进行配置和组装,实现快速搭建和拆卸,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另外,脚手架行业还将抓住新技术的机遇,推动脚手架行业的技术进步,提升产品的质量,实现更好的服务。借助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脚手架的无线远程监控,提高脚手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延长脚手架的使用寿命,为建筑工程提供安全、高效的支撑。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据中国社科院在《宏观经济蓝皮书》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7.67%,2030年达到67.81%。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势必对建筑高度和质量带来更高要求。脚手架是高层建筑施工中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目前,我国工程施工中,仍以落地式外脚手架、吊篮和外挂脚手架等传统的脚手架为主要施工工具。但传统的脚手架因为材料、质量、技术等原因,有着诸多弊端,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2022年,传统脚手架的设备保有量约为5.713亿吨。目前已有江苏、上海及湖北等省市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推动盘扣式脚手架的应用,如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0年5月份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通知》鼓励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及危大工程上推广使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中国盘扣式脚手架的设备保有量由2018年的687万吨增加至2022年的2,564万吨,复合年增长率为39.0%,预计将于2027年进一步增至6,457万吨,2023年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7.9%。2022年,中国盘扣式脚手架的设备保有量为2,564万吨,其中约1,923万吨来自设备运营服务提供商,占总保有量约75%。

脚手架是高层建筑施工中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目前,我国工程施工中,仍以落地式外脚手架、吊篮和外挂脚手架等传统的脚手架为主要施工工具。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据中国社科院在《宏观经济蓝皮书》中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57.67%,2030年达到67.81%。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势必对建筑高度和质量带来更高要求。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脚手架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1034106号-51   联系邮箱:5 516 538 @qq.com